近日,北京市价格协会发布2024年首都十大价格新闻,本结果经价格观察员、价格分析师根据新闻与价格相关性、在京津冀地区影响力等因素得出,2024年度首都十大价格新闻如下:
注: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
本市价格监管部门全面推进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用事业领域价格监督检查
5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行动,针对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公用事业领域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与推进。5月29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召开价格行为合规行政指导会,本市21家相关企业代表参会。会上,市市场监管局明确了2024年价格监督检查计划,发改委、水务局提出具体要求,会议强调企业需提升站位、强化管理并积极配合检查工作。同时,相关部门要通过政策解读、问题提示与案例分析,为企业提供了详细指导。
6月28日,北京市民政局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居民价格政策。该政策适用于在民政部门依法备案的各类养老机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及符合条件的养老助餐点等。其用水、用电、用气按居民价格的非居民户价格标准执行,用热按居民供热价格标准执行,且需独立计量。养老服务机构申请执行居民价格政策,需提交备案回执等证明材料,每年续办手续,民政与市政公用企业将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确保政策落地,推动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
本市调整居民、非居民天然气价格
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天然气价格调整通知。通知要求,居民用气方面,自9月1日起每立方米提价0.07元,一档生活用气2.86元、独立采暖一档2.76元等,低收入家庭按一档计价,保障民生用气。非居民用管道天然气价格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上浮0.47元/立方米,之后取消上浮,应对冬夏用气差异,合理调配资源。同时,燃气电厂热力出厂价同步调整,今冬明春为91.6 元/吉焦(含税),明年3月16日起调为77.5元/吉焦(含税),保障电力热力稳定供应。此次调整依据价格联动机制,旨在疏导成本矛盾,保障稳定供应,让市民安心用气,助力城市有序运转与能源结构优化。
9月,市医保局和人社局联合发布通知,对本市医疗服务价格和保障政策进行优化。自2024年9月21日起,新增 “抗水通道蛋白抗体测定” 等14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公立医疗机构依原则合理制定试行价并备案;动态调整 “冷湿敷法” 等189项项目及耗材价格,明确报销类别;制定 “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抗体定量检测” 等56项统一价格,医疗机构无需再备案;同步废止 “宽波UVB紫外线治疗” 等272项旧项目。此前,国家医保局已发布17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涵盖多领域,纳入如 “床旁超声”“早产儿护理” 等新技术新项目,还在部分项目中设 “人工智能辅助” 扩展项且暂不重复收费,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优化医疗服务计价与管理。
4月、9月,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多个重要节假日来临之际,全力规范市场价格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先后在“五一” 、“中秋”和“国庆” 发布告诫书,对各类经营主体提出具体要求。经营粮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药品的经营者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月饼经营者要合理定价、规范标价。餐饮经营者不得使用 “两套菜单”,景区、酒店、民宿等经营者也要在价格公示、收费标准等方面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三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这些举措,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确保节日期间市场秩序井然,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同时也为各类经营者敲响警钟,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本市出台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配置价格评审规定
11月25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国有自然资源(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配置价格评审规定》的通知。通知明确评审以保障权益为宗旨,坚持专家评审等原则,规范出让、租赁等配置方式的价格评审。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负责组织,设立评审与核查委员会各司其职,委托两家机构评估,依差值比例等确定土地价格建议,经审议后决策存档。同时加强监督,对违规行为追责,新规有效期5年,各区及集体土地相关情况可参照,此规定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市场健康发展。
本市出台系列房地产新政,激活楼市新活力,影响房价走势
9月至12月,北京市出台系列房地产新政,住房领域迎来重大调整,对房价走势产生显著影响。9 月 30 日,市住建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自10月1日起实施系列举措:引导商业银行压降存量房贷利率,贴近新发放贷款利率;降低购房首付比例,首套低至 15%,二套降至 20%;缩短非京籍购房社保或个税年限,五环内缩至3 年,五环外为2年。11月18日,市住建委、财政局、税务局三部门再出招,自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标准,购2年以上住房对外售免征增值税,不足2年按 5%征。系列政策直击购房痛点,旨在稳市场、惠民生,减轻购房者资金压力,降低购房门槛,提升非京籍购房便利性,为首都房地产市场注入强心剂。
本市蔬菜价格7月高企,11月回落
7月下旬起,全国多地高温强降雨影响蔬菜生长、采收等环节,北京蔬菜批发零售价格连续走高,部分黄瓜在超市价格超10元/斤,业内人士指出,不利天气致蔬菜减产、采收运输成本上升以及全国供应能力下降是价格上涨主因。对此,相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蔬菜供应。在批发端,协调新发地等市场拓宽供货渠道;零售端,组织企业加大基地直采力度,协调外省市蔬菜基地增加西红柿、黄瓜等供应,并做好政府储备应急调运准备。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和市场监管,确保市场平稳有序。得益于政策的推动,11月北京蔬菜整体价格明显回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5.8%。进入12月,虽气温下降,但菜价冬季季节性上涨推迟,批发端价格也保持稳定。
本市牛肉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已降至近 5 年最低谷。当前鲜牛肉普遍售价在30元/斤左右,部分优质部位如牛肋条、牛里脊约 40 元/斤,较此前高价时期大幅下滑。业内人士分析,价格下滑背后是供需失衡。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牛肉进口量飙升,2023 年达 274 万吨,2024 年 1 - 11 月进口 260 万吨,大量低价进口牛肉涌入;同时,国内牛肉产量稳步增长,奶业不振致淘汰奶牛增多,进一步扩充供应。另一方面,经济形势影响下,居民消费动力不足,消费场景受限,对牛肉需求增长缓慢。此轮价格波动已冲击本地肉牛养殖产业,多数养殖户亏损,小型散户退场现象频现。相关部门已出台系列纾困政策,后续牛肉市场走向仍受各方关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截至12月底,北京紫竹桥佳美口腔门诊部有限公司因价格违法行为遭罚 5000元。北京中诺口腔医院今年累计被罚次数高达 13次,被罚金额约44.645万元,其中因价格诱骗、虚假宣传等被罚 35.465万元。其违法行为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利用虚假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作虚假商业宣传以及违反广告法、未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未规范填写病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