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节气^价格语茶”第六期沙龙活动于“小满”节气前夕在本市朝阳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价格协会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城市更新筹备组)承办,北京市价格协会(以下简称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萍、学院校企合作工作负责人杜镇伟以及来自工程造价服务机构、城市更新施工单位、高校和城市更新筹备组相关成员单位代表20余人参与研讨。
李海萍首先作了《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模式与案例》的主题报告,系统阐释了公共资金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和审计的程序,结合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案例,围绕“投入—过程—产出”的公共资金审计模式,探讨了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图1:李海萍院长做主题报告
城市更新筹备组相关负责人汇报了《街区城市更新绩效评估调研方案》,从调研背景、调研目的、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具体安排等方面对方案做了详细阐述。

图2:城市更新筹备相关负责人汇报调研方案
在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本次活动主题及调研方案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从价格的视角开展城市更新相关活动,应把握好以下内容:
一是完善全过程管控机制。街区城市更新项目作为公共资金项目,须严格落实全过程内控管理要求。强化预算执行、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审计跟踪,确保资金使用合法合规;同时建立规划立项、施工验收等重大节点民意调查机制,了解百姓满意度,切实增强民生服务实效。
二是深化项目绩效评估调研。建议重点选取三类典型项目开展专项调研: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特色改造项目、涉及多方产权协调的复合型项目、实施难度较大的市政综合提升项目。通过调研,系统评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可持续性,形成涵盖成本控制、实施效能、群众满意度等多维度的评估报告,为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体系提供实证依据。
三是强化发展前瞻性布局。项目实施需建立动态跟踪机制,实时对接政策动向,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围绕“宜居、韧性、智慧”三大目标,合理规划,形成方案。
沙龙活动最后,王涛表示,本次研讨对于城市更新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具有很强的指导和促进意义,把城市更新专委会的发展蓝图勾勒的更为清晰将有利于推动城市更新各项工作,为相关部门、会员单位以及社会提供更专业、更扎实、更能促进民生福祉的价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