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前夕,7月5日下午,“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构建”学术交流会(小暑,价格^节气语茶 第九期)在北京市海淀区寰太大厦11层聚龙厅成功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由北京市价格协会和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市价格协会城市更新专委会(筹)承办,江西理工大学北京校友联谊会、江西理工大学工程造价校友联谊会支持,学术交流会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企业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围绕城市更新价值评估、安全管理、法律风险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学术交流会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杜镇伟老师主持会议,北京市价格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涛致开幕辞,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萍进行小结。
王涛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科学构建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他强调,本次会议旨在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从价格和价值评估的角度为城市更新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维价值的重构,需要建立系统化、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参与交流的专家就评估体系、安全韧性、法律风险等核心议题做了专题报告。
报告一:城市更新价值评估体系框架及指标构成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海萍教授系统阐述了城市更新价值评估的理论框架。她提出,评估体系应涵盖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环境可持续性、文化保护等核心维度,并分享了基于北京典型案例的量化评估方法,为行业提供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
报告二:商业建筑改造中的安全与韧性问题研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更新事业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张吉柱聚焦老旧商业建筑改造,分析了结构安全、消防韧性等关键技术问题。他结合北京某历史商业街区改造案例,提出“预防性维护+智能化监测”的解决方案,强调安全是城市更新的底线。
报告三:城市窨井智能监控管理系统
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宇同介绍了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窨井盖状态、地下管网运行等数据,智能系统可大幅提升城市更新的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公共安全风险。
报告四:社区韧性素养与城市更新
中汇兴峰(北京)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星慧从社区治理角度出发,提出“韧性素养”概念。她认为,城市更新应注重提升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通过北京某社区改造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空间设计和服务配套增强社区韧性。
报告五:城市古建园林、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修缮、更新改造项目造价审计经验分享
中恒达(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理工大学工程造价校友会会长李弘以城市古建园林、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修缮、更新改造项目为例,分享了全过程审计在控制成本、保障质量方面的实践经验。他强调,科学的审计流程是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键。
报告六:城市更新项目的法律风险
北京市中洲律师事务所主任周胜律师梳理了城市更新中常见的权属纠纷、合同争议等法律风险,并结合司法案例提出风险防控建议。他特别指出,清晰的产权界定和合规的流程设计是项目顺利推进的保障。
报告七:价格分析师审评要求
北京市价格协会办公室主任李彤从行业规范角度,解读了城市更新项目价格评估的技术标准和职业道德要求,为价格从业人员,尤其是工程造价领域的从业者拓宽职业通道提供了实践指南。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就评估标准落地、跨部门协作、技术创新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

在会议最后,李海萍进行了小结,她在发言中呼吁,未来需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评估体系标准化,同时关注社会公平与文化传承,实现城市更新的多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