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工作部署,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本市社会组织专题培训会,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焦海涛教授就反内卷式竞争做专题讲座,市监局、民政局领导出席会议,北京市价格协会(以下简称我协会)应邀参加培训。
在讲座中,焦海涛直指当前社会对“内卷式竞争”的认知误区,强调其核心并非“价格战”,而是“以牺牲质量、转移成本、损害产业链利益为代价的低水平竞争”。他通过光伏产业 “全行业依赖补贴维持生存”、零售外卖行业“商家承担70%促销成本”、新能源汽车厂商“强制供应商降价10%”等典型案例,揭示内卷式竞争的三大危害:一是全行业陷入结构性亏损,企业“赔本赚吆喝”导致创新动力枯竭;二是为压低成本降低质量标准;三是具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通过延长账期、强制促销等手段转嫁成本,破坏产业链协同生态。
焦海涛指出,我国《价格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已构建起规制内卷的法律体系。今年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禁止平台“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民营经济促进法》则强化了对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权益的保护。他特别强调:“法律禁止的是‘低于成本销售排挤竞争对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转嫁成本’等行为,而非正常的价格竞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实现的低价,恰恰是市场竞争的应有之义。”
针对行业协会在反内卷中的角色定位,焦海涛提出“三不三促”原则:不组织价格联盟、不干预企业自主定价、不鼓励固定价格行为;促进行业标准建设、促进质量与服务提升、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他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倡议书为例,建议协会通过“规范补贴成本分担比例”“建立质量追溯机制”等具体措施引导竞争,而非简单叫停价格战。
我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发挥协会价格专业优势,紧密配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相关工作部署,倡导行业自律,通过厘清内卷本质、明确法律边界、凝聚行业共识,为引导会员企业规范竞争行为提供支撑,共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