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价格^节气语茶”(处暑)第十二期会员沙龙在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本期主题为“价格专业人员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次活动是“价智库36人论坛”系列沙龙之一,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北京市价格协会(以下简称我协会)主办,我协会价格专业人员工作委员会(筹)、标准化工作委员会联合承办,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提供场地支持。我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涛主持活动,中国价格协会钟丹副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谢朝阳书记、孙强副院长、相关专业教学负责人以及我协会价格专业人员工作委员会(筹)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还有来自线上参会的价格领域行业专家、行业协会、价格分析师等40余人参与交流。
王涛首先介绍了本次沙龙活动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以下简称《职业大典》)进一步明确了价格专业人员职业类别,为价格专业人员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价格服务行业注入了发展新动力,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培养价格专业人员的积极性,开拓了价格领域产教融合的应用空间,为价格鉴证师的考试培训工作和分析师审评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主题交流环节,钟丹首先对《职业大典》修订内容进行了解读。她首先回顾了价格专业人员进入《职业大典》的历程,2015年价格专业人员首次进入《职业大典》,但职业定义较宏观。2025年7月1日人社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对职业定义和工作任务进行调整,修订后将“价格专业人员”职业定义变更为“从事商品和服务价格状况分析,为单位内部提供价格决策决策支持和为社会提供各类价格鉴证评估、价格分析咨询、价格成本调查、价格矛盾纠纷调解等价格服务的专业人员。钟丹表示,在职业水平评价与管理方式方面,职业分类大典为职业教育提供依据,有力推动高校课程与职业标准衔接。
王涛介绍了价格分析师与价格鉴证师的关系。他表示,价格鉴证师需要在价格鉴证评估领域纵向深耕,价格分析师广泛适用于多领域的基本能力,两者具有极大的互补性。王涛还分享了2024年度价格分析师的薪酬调查结果,鼓励价格专业人员要对从事价格服务工作保持信心,未来职业发展充满想象空间。
孙强介绍了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价格“微专业”的实施进展。他指出,高校大学生对价格专业职业出口认知还较模糊,学院已经将价格鉴证评估设为选修课,积极推动“微专业”申报。在产教融合方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新版《职业大典》中关于价格专业人员的新增内容利好高校对价格专业人员的培养和输出。
在交流环节,参会者围绕《职业大典》价格专业人员新增内容、价格分析师、价格鉴证师、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等议题讨论。学院教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价格是未来重点领域,需高校理论支撑与行业实践结合,建议开展“双向赋能”,价格分析能力与会计、经管等专业可以很好的融合。
谢朝阳书记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价格专业人员进入《职业大典》标志行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需要高校、价格协会、企业协同推动人才培养。学院将与价格协会在课程共建、实践联动、学术研究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行业导师库,开展订单式培养,联合攻关价格相关课题,推动行业标准化。我们要以此次沙龙活动为契机,搭建价格行业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价格专业人员职业发展及产教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