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经济进入新常态,价格运行的基础和价格工作的环境发生了明显改变,价格监测工作做为价格工作的一个方面,应适应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及时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价格监测工作,充分发挥价格监测职能作用,近几年,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在探索创新发展的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形成了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北京市价格监测工作的回顾
近几年,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针对新的形势特点,紧紧围绕“监测分析预警”这一根本职能,按照价格监测工作要做“信息源、智慧库、研究部”的要求,坚持以稳定物价总水平为目标,在加强基础建设,完善价格监测体系,健全监测工作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体现了“基础实、系统新、分析深、预测准、发布广”的价格监测工作特点。
(一)强基固本保监测,达到“基础实”。
价格监测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履行好价格监测工作职能,推动价格监测工作的创新发展,首先要夯实基础。注重推动依法监测,2011年,颁布并实施了《北京市价格监测办法》,近期我们又启动《北京市价格监测办法实施细则》的制定工作,为依法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数据审核制度,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无误,我们摸索并采取了“细核查、勤询问、盯异常、巡市场、发通报、常讲评、详纪录”的方法,规范了日常数据审核程序,建立了每日数据核查情况登记及信息反馈制度,通过制定并落实常态化的检查督导机制,数据准确性得到了有力保障。
(二)开拓思路建系统,实现“系统新”。
完善的价格监测工作体系,是实现监测工作创新发展的关键和途径。2013年建立起了具备满足各区县的远程数据报送、任意查询和信息共享功能的“北京市价格监测会商系统”,并通过视频接入可直观掌握新发地批发市场实时交易状况。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运行新业态,2015年开始建设 “北京市价格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布局100家具有“电子结算系统和价格监测屏”的监测定点单位,将实现价格监测“实时采价”和“实时发布”信息服务功能。
(三)探索规律深研究,做到“分析深”。
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和价格规律,不断提升综合分析的质量,努力为相关部门和社会提供价格理论和实践支撑。2011年对近十年来400万条价格监测数据的恢复整理和分析研究,编写了《重要商品价格运行监测研究》书籍;2014年在总结会商系统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编写了《生活必需品领域价格指数研究与应用》书籍; 2015年又启动《北京菜篮子》、《北京果盘子》、《北京米袋子》、《北京肉案子》、《北京蛋娄子》系列丛书编写工作。
(四)创新方式建机制,追求“预测准”。
价格监测预测预警是监测部门的重要职能,不断探索并完善价格监测预测预警体制,为拓展监测视野、提出准确预测预警提供可靠保证。2012年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华北五省市预警会商联席会议,2014年新增了广东、海南、辽宁、山东4个省市,初步形成“5+4+N”区域监测预警会商工作机制;建立了由市场特邀信息员、价格专家、相关部门组成的价格监测季度分析会商会议制度;探索完成了北京市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指数编制工作;由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2012年主办的《北京市价格监测预警周报》已被北京市政府办公厅信息处作为专刊,并每周将其提供给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作为决策参考。
(五)拓展渠道搞发布,突出“发布广”。
积极适应信息发布手段多元、公众信息需求多样的新特点,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以“亲民、便民、惠民”为宗旨,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开展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完善“北京价格”网站信息发布栏目,提高资讯及政策、实用价格等信息更新发布频次;建立“北京价格”微网站,通过移动互联网对价格信息同步发布,保证社会公众能够及时收到最新的价格信息。开通“北京价格”官方微博,拓宽信息交流和共享渠道。在《投资北京》、《劳动午报》、《价格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和报纸上开辟“北京价格”专栏。另外,利用公共服务平台认知度高、传播范围广的优势,与移动运营商、社区服务机构等合作,借助“市民主页”、“和生活”、“96156社区生活网”等互联网应用平台向公众提供定制服务,让价格服务“贴近”市民。
二、当前价格监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信息时代的到来的冲击对价格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挑战。价格监测工作做为价格工作的一部分,面对价格运行基础和价格工作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应该冷静思考、理性判断,充分认清价格监测面临新形势、新特点。
(一)监管方式的转变强化了价格监测的职能。
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未来商品和服务价格主要实行市场定价和调节,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和管理正逐步由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价格监测工作是新形势下转变价格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是价格调控工作的重要手段,同时更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从具体实践来看,无论是转变价格监管工作方式,维持正常市场价格秩序,还是搞好价格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都需要价格监测工作的有力支撑和保障,价格监测工作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
(二)市场运行的复杂性加大了价格监测工作的难度。
从国内来看,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价格改革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经济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产业转型和升级正在进行,需求结构和动力的重组集聚,必然会带来价格的结构性波动。从国际情况看,受欧美经济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上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可能性加大等因素影响,市场价格信息呈现波动大、频次高的特征,这也增加了对价格总水平趋势性判断的难度。基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在分析价格走势的时候,就应该既要深入分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供求等直接因素,更要充分考虑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挖掘价格运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力图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价格监测方式转变。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理念更新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移动办公设备的普及和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为拓宽监测领域、丰富监测品种、改进监测方式和强化宣传时效提供了技术支持,也给价格监测在价格信息发布多元化、信息传播媒介网络化和信息采集全球化等方面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价格监测必须适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手段开展工作,创新监测方式,拓宽监测视野,进一步履行好监测分析预警职能和服务社会功能。
三、北京市价格监测工作的新思路
近年来,北京市的价格监测中心尽管着眼发展、立足创新,在服务政府宏观决策、引导生产消费、服务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价格监测理念相对滞后、监测范围不够宽、监测预警不够快、监测分析不够深、信息发布手段不够新等问题。面对经济运行的新形势、新特点,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做为价格监测工作的主管机构,今后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新动向,瞄准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树立“大数据、大监管、大服务”的新理念,按照“更宽、更快、更准、更深、更新、更强”的新要求,不断推动价格监测工作创新发展。
(一)树立“三大”新理念
一是搭建“大数据”信息平台,充实监测基础。数据是我们价格监测工作的生命线,是开展监测分析、预测预警、信息发布的基础和依据。“大数据”不仅要破除行业壁垒、部门利益,搭建“平台”共享各类价格信息,而且更要借助“大数据”的数据挖掘、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价格监测的预测预警能力。
二是落实“大监测”方法手段,提升监测层次。大监测”就是要不断拓展监测视野,不断创新价格监测方式、方法。在监测范围上,实现由监管当地市场价格向当地和产地价格以及国际价格监测并重转变。在监测方式上,实现由传统的市场采价向PDA移动采价和自动抓取方式转变。在监测对象上,实现由实体交易价格监测向实体交易价格与网络交易价格监测并重转变。
三是做好“大服务”工作,扩大社会影响。就是要充分发挥价格信息发布的导向和服务作用。价格监测工作在加强价格形势分析、趋势预测,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参谋部”作用的同时,也要做好价格信息的发布和引导工作,引导社会投资消费,提升价格信息发布的“话语权”,有效地服务生产、流通和消费,积极正确引导市场预期。
(二)落实“六更”新要求
一要更宽,拓展监测工作的面。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价格监测工作必须要“跳出价格看价格”,以更宏观、更开放的视角对当前经济形势准确研判,健全基于宏观视野的监测分析预警框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更为有效的政策支持,引导社会投资消费。调整监测点布局,新增医药价格、物业收费、社区服务以及日用消费品价格监测点,形成更加完备的价格监测定点网络体系。
二要更快,增强监测分析的前瞻性。新形势下价格管理方式的转变更强调价格的监测分析预警,及时把握价格变动信息,发现其中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时效性强,具有前瞻性的措施建议。积极稳妥推进“价格动态监测系统”项目建设,在落实100家定点单位规模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对10种常规菜品价格“实时监测”。
三要更准,提升监测分析的质量。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价格监测工作,健全完善以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主要内容的价格监测质量保障体系,为价格监测依法监测提供保障。建立完善涵盖生活必需品、房地产、百货、医疗医药等监测数据的更广泛的质量考核体系,通过明确指标,规范流程,坚持月考核、季通报和市场巡视制度的落实,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保障监测数据质量。
四要更深,注重价格要素关联性分析。深入市场开展各项调研,关注重点行业和新兴业态价格运行态势,为政府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深度行业分析,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价格服务需求。通过组织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等相关人员定期开展“价格形势分析预警会商会”的形式,准确查找引起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深度做好市场价格变动和走势分析。
五要更新,拓展信息发布方式。信息发布工作要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善于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打造“北京价格”信息发布品牌,提高信息辨识度和社会认知度,增强掌控“引导舆论话语权”的软实力,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做好“微网站”的开发和运行工作。
六要更强,提高监测队伍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建设和制度建设,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创新价格监测工作理念,通过全员培训,提高监测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为政府宏观调控和价格决策提供更好地人才智力支撑。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安排,采取集中培训、专题调研、外派学习等方式,持续提高监测队伍综合素质。